五一小長假期間,,天文館“大火星”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了“奔跑的青春”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共計213名志愿者參與其中。歌舞快閃,、場館服務,、舞臺劇表演,、科普講解、攝影攝像等不同志愿形式紛紛開展,,累計服務游客45678人次,。此次活動適逢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青春與志愿的主題在天文館交匯融合,,充分展現了“大火星”志愿服務隊奉獻友愛,、蓬勃向上、多才多藝的青春風采和精神風貌,,青年志愿者們在志愿服務的生動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讓青春之花盡情綻放。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北京新聞廣播等多家媒體都對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
4月30日,,“大火星”志愿服務隊聯合“愛·公益頭馬演講俱樂部”的志愿者共同舉辦了一場助盲愛心導賞活動,。活動邀請了7位視障人士和他們的導盲犬一同走進北京古觀象臺,。在志愿講解員的詳細介紹下,,他們通過觸摸圭表、日晷,、仰儀等古代天文儀器,,了解了中國古天文在觀象授時方面取得的不俗成就,實現了他們“手可摘星辰”的心愿,?;顒忧埃驹刚呓邮芰藢せA培訓,,提升了助盲志愿服務相關技能,,增進了與視障人士彼此間的了解,,為以后更好地參與無障礙融合活動積累了豐富地經驗。
5月3日,,一場歌舞快閃將此次系列活動推向高潮,。表演開始時正值入館高峰,歌曲《奔跑的青春》在天文館廣場響起,,來自中央戲劇學院WeekDay街舞社的14名學生志愿者,,將青年人的熱情洋溢、活力四射展現的淋漓盡致,,現場氣氛被瞬間點燃,,游客紛紛圍攏上來,舉起手機拍攝記錄,,并不時發(fā)出歡呼與喝彩聲,,活動現場歡快熱鬧,文明有序,。充滿正能量的歌詞用時下流行的“快閃”形式演繹出來,,青年人用志愿身份彰顯青春風采,用志愿行動傳承“五四”精神,。
“不一樣的青春 一樣精彩
不一樣的笑容 一樣可愛
逆風而行 穿越星海
我們并肩走過 冬去春來
極速青春里再渺小的夢
都值得被期待”
今年是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發(fā)起實施30周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和推動下,在億萬青年志愿者的接續(xù)奮斗中,,我國志愿服務事業(yè)實現了跨越式發(fā)展,。志愿服務作為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博物館青少年志愿服務體現了新時代博物館社會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務的特色與亮點,,是社會建設和青少年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文館“大火星”志愿服務隊通過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項目和制度保障機制,,尊重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群體的差異性,,有力動員、規(guī)范了青少年在場館中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場館在堅持服務公益性,、育人導向性和協同合作性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青少年志愿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創(chuàng)造性,,促使場館,、社會組織、家庭,、學校等多元主體形成合力,,積極拓展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發(fā)展路徑。
攝影攝像志愿者:戴俊 劉福清 陳子妍
程雅麗 郭圣潔 張娜娜
視頻制作:吳碩欣
活動策劃,、文稿:周謙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西直門外大街138號(100044) | 電話:(010)51583311、68312517 | 傳真: (010)51583312
Copyright@ 1999- 北京天文館 京ICP備0506764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95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