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館黨委赴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發(fā)布時間:2024年06月20日
在“七一”來臨之際,,為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活動,,促進黨員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厚植黨性修養(yǎng),,天文館黨委于6月18日下午組織黨員赴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全館黨員近50人參加。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于2010年4月被北京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命名為第一批“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其歷史悠久,合于“左廟右學”的禮制,,古風盎然,。其中,孔廟又名“先師廟”,,是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儒家文化氛圍濃厚。國子監(jiān)又稱“太學”或“國學”,,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shè)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gòu),。
參觀黨員合影
參觀當天,黨員們跟隨講解員一路參觀了進士題名碑,、孔廟大成殿,、崇圣祠、國子監(jiān)辟雍殿等古跡,,從講解員的講述中,,體會到了古代官員思想的發(fā)展與演變,對古代先賢“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與“忠,、正,、廉、勤”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認真聆聽講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提到,,“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為官先修德,。”在歷朝歷代的官箴書和儒家思想中,,都對為官者的道德修養(yǎng),、個人操守、修身做人提出了嚴格而具體的要求,。通過學習和交流,,在場黨員們認為,作為一名新時代黨員,,要堅持正己律己,、反躬內(nèi)省,管理者只有嚴于律己,、勤于正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才有治人的資格和條件,,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同時,,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與我們天文科普場館的公眾天文科普教育功能不謀而合。雖流傳千年,,但其關(guān)于教育方面的核心思想依然對我們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借鑒意義,。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傳統(tǒng)文化積淀深厚,。通過參觀學習,,黨員們在悠久的歷史文化熏陶中更深入地認識我們的文化血脈,感受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更加感悟到天文科普場館所擔負的公眾科普教育責任和使命,。大家表示,要堅持文化自信,,端正行為規(guī)范,,借鑒古代先賢的歷史智慧,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審視自身,、凈化自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求真務(wù)實的工作作風,、嚴于律己的工作態(tài)度投入到場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去,。
(文:田玉,;圖:趙金亮)